1、悉达多太子为何放弃苦行?
正确解答: 过分苦行并不能获得真理
后来太子自知过份的刻苦并不能使他获得真理,他便放弃了苦行, 接受牧羊女苏耶妲乳麋的供养,渐渐恢复了身体的健康。(乳麋是牛乳和米煮成的)
正确解答: 三十五岁
太子成佛:太子三十五岁那年,在菩提树下用草铺了一个座位,在上面日夜静坐, 并运用智慧去思考宇宙人生的问题。到了五月月圆日的黎明,看见明星出现,他 豁然觉悟一切真理,完成无上正觉,成了佛陀。圣号叫做释伽牟尼佛。
正确解答: 男女老幼、贫富、贵贱都有
佛说法:佛陀在恒河两岸说了四十五年的法。他的弟子不分阶级,富贵贫贱,男女老少都有。
正确解答: 能救度众生,是人类的大导师
欢迎佛陀回国:佛陀回到迦昆罗卫国时,大臣人民都来欢迎。父王净饭王说: “悉达多太子成佛了。我们尊称他为佛陀,因为他能救度众生,他也是人类的大导师。”
正确解答: 一生慈悲救世
佛陀八十岁时,在拘尸那拉城的娑罗双树间,于五月圆夜半入涅磐。 佛陀涅磐后,一生慈悲救世的伟大精神,永远留在人间,受全世界的人仰慕与崇拜。 (涅磐为印度梵语,华译是圆寂或不生不灭。)
正确解答: 人人都可以成佛
佛说:“人人都可以成佛”。 佛陀指导世人:只要舍恶行善,思想纯洁,就可以成化。遵守佛的教训的人, 是幸福的、快乐的。我们都是未来的佛,大家努力吧。
正确解答: 一面学佛,一面救助世人
学佛的人,信奉佛教,心地善良,行为端正。一面学佛,一面救助世人。
这类人就是菩萨。我们发愿学佛,先做一个自利、利人的小菩萨。
正确解答: 信佛、不做恶,心地好
波迦加:一天,佛陀来了。他很和蔼,孩子们都喜欢他,争着和他谈话。佛陀的相貌很好,全身放大光明。 波迦加很羡慕,他问:“我要怎样做才可以象你那样呢?” 佛陀告诉他:“信佛教,不做恶事,心地好,就可以成佛。” 波迦加满心欢喜,跟随佛陀学习。
正确解答: 出家人和居士都有
佛陀的弟子有两种:出家的是僧人,在家的是居士。 僧人离开家庭,住到佛寺,学习佛教的道理过着严肃的生活。 居士皈依三宝,遵守佛的教训。 僧人和居士都有弘扬佛教的责任。
正确解答:
孝敬父母,尊敬师长
邻里和睦,礼貌待人
见到困难的人要全力帮助
礼敬三宝:我们要天天礼拜佛陀,恭敬三宝。不但要记住佛陀所教的“诸恶莫作”,
还须要“众善奉行”,就是看见别人有困难,我们应该尽力帮助他,使他脱离困境。